随笔律动>玄幻奇幻>合浦珠还(GL) > 第三十九章
    秋分,涂城

    寅时,一名戴顶竹笠,长相普通,右侧额角边有一条暗褐sE疤的小姑娘,身穿暗sE布裙,脚踩布鞋,细瘦的身子挑着两个竹编的食柜,从一间小屋走出。

    尚未破晓,昏暗的街道上空无一人,小姑娘卖力地走着,过了一盏茶,眼看市集就在前头不远处,她将挑子搁下。喘了口气,r0ur0u酸麻的肩膀,又动了动cH0U痛的左腿,没一会,再次奋力挑起,走进已有不少摊贩开始忙碌的市集。

    「小暮,早!你待会记得帮我读信,我儿子从京城寄信来了。」一个角落边,正在起灶烧水的李大娘,瞧见俞以暮走来,马上扬声喊着。

    俞以暮笑笑挥手,将挑子挑到李大娘旁侧的空位放下,「好的,大娘好福气!李大哥孝顺,几乎月月都有信来问候。」

    对面正在r0u弄面粉的王大叔立时接口:「当然好福气!小李他现下可是在京城当官,前不久不是说要来接李嫂上京游玩,是她舍不得儿子费心才拒绝。」

    隔壁正在熬煮汤头的洪大婶也抬头,感慨出声:「说来也是适逢其会,要不是先前闹了那般轰动的事,整个朝廷大变革,这些凭才学上榜的士子们,仍是无用武之地!」

    经过破釜沉舟的处置,当今皇上心怀革故鼎新,大力拔擢近几年及第的新科文人,yu重振朝纲、创业垂统!

    李大娘笑眯眯,「说实话,我还真不喜欢京城,那里天候b这更乾更燥,住不到几天就浑身不舒坦,充儿当官忙碌,我也不愿他总是挂心我,就不去折腾了。」

    俞以暮边听街坊们闲谈,边将两个食柜并好,从里头搬出一小炉及几个蒸笼,再拿出好几个铜盒摆上,打开盒盖,里面满满的各种馅料,甜、咸都有,接着将袖子卷起,也开始r0u弄面粉。

    就在周以暮走投无路之际,房东米行老板见这小姑娘可怜,便替她出主意,叫她去往市集摆摊。

    周以暮去到市集走一圈,发现确实热闹。想起之前为了梅青萝特地学的好几种小食及糕点,立时去买些需要的食材。先尝试做了几样给米行众人吃,得到大力赞扬後,又跟米行老板借了些银钱,购置应有的器具,便在市集里摆摊做起生意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若有人家需要临时厨工,或是不识字要人帮忙书写,周以暮也都愿意去做,反正,只要她做得了又能赚钱的活她全接。而且在涂城里,她自己改名为俞以暮。「周」这个姓氏,nV孩已弃之不用。

    市集里的大叔、大婶都很喜欢这位勤劳肯g,又很亲切的小姑娘,加上心疼她不仅脸上破相,年纪轻轻又只剩孤单一人,生活也艰难,是以有好的工作,便会尽量介绍。

    午时正是市集人cHa0最为熙攘的时候,俞以暮的sU炸小食、包子、粽子,莲蓉糕点等都很受欢迎,小摊前排了一小队人,nV孩忙得小脸全是汗水。李大娘得了空,赶紧过来帮手。

    过去一个多时辰,市集里的人群减了许多,俞以暮才有空坐下来喘口气、喝杯水。坐在小板凳上,nV孩用布巾将油腻的双手擦净,偷偷将钱袋里的铜板数了数,小嘴绽开灿烂笑意,总算够钱买纸笔,也能付得起寄信的费用了。

    这月余来,俞以暮在市集里赚到钱後,先将米行老板的钱还清,又在李大娘介绍下,找了间更便宜的租屋,虽然小屋离市集有点远,但能省下花费才是最要紧的。

    傍晚收摊之後,俞以暮到市集旁的一间小书坊买纸笔,才抱着东西要走,却听见身旁两位客人的交谈,这才晓得原来涂城里也有「梅绣锦生」的分行。少nV大喜过望,如此一来,她便能将信直接托给分行,请他们送到陇城主家了。

    俞以暮一写完厚厚三张纸的信,看天sE还早,心急的她等不到隔日,就自己揣着信跑到「通亨路」上。

    「通亨路」是涂城最繁华的区域,路旁大多是富贵人家的府邸,能开在此路上的商铺也都是有名的大商行。

    俞以暮是头一回走来「通亨路」,她边走边张望,远远便瞧见「梅绣锦生」的黑sE招牌,赶紧快步过去,一到门口阶梯前,她却停下脚步。

    这间分行里头的摆设,如陇城主店般考究华美,进出的人也都是身穿JiNg美衣裳、打扮T面的男nV。俞以暮低头看自己一眼,一整日忙碌下来,她身上穿的暗sE布裙早已油腻脏W,布鞋上也满是炭灰,这样的她,哪能走进如此贵气的店铺?

    红润小嘴咬着,望着眼前的「梅绣锦生」,俞以暮一时生出胆怯,揪紧身下布裙。正在踌躇当下,路上走来名身形瘦高,戴着儒巾留有黑须,穿着黑sE绸衫及长K的男子,瞥见傻站一旁的nV孩,便开口问道:「姑娘想要买布料,还是选看绣图?」